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 http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180612/6323919.html

作者:酒肉鲁班,来源:易简读书(ID:yijiandushu)

01

浮萍身世

秦淮河边,媚香楼门前,一个官家小女孩正扯着一男子的衣袖,满脸写着害怕与不舍。

“父亲,您要把我送进妓院吗?”

“香香乖,父亲只是让贞丽阿姨帮忙照顾你一阵子,为父迟点会来接你回家的。”

“那好吧,你早点来接我,带上娘亲做的桂花糕和哥哥们做的风筝给我哦,我忘记带过来了。”

“好的,快进去吧,为父要上朝了,你一定要听贞丽阿姨的话哦。”

话未落,他便推小女孩进去,转身拭泪离开。

那个小女孩便是李香君。

那个时候她哪能想到,父亲一个转身,便是永远,永远的阴阳相隔。

明天启四年()诞生了两个人物:一个壮烈了青史,即后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;一个温柔了岁月,即秦淮八艳之一的忠烈女性李香君。

童年的李香君,是独女,上有两位哥哥,深得父亲宠爱,在父亲的羽翼下活得无忧无虑。

天有不测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无忧无虑的日子在李香君8岁那年截然而止。

朝政如潮,泥沙混流,香君的父亲亦卷入其中。

阉党一跃登上朝堂顶峰,魏忠贤大肆打击异已,香君的父亲因与东林党人交好,成了第一批打击的对象,后被阉党一伙陷害治罪,家破人亡。

她父亲是一个正直的武将,早就意识到事情不妙,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
求媚香楼老鸨李贞丽收留爱女,并隐姓埋名,改原姓吴为李。

如果没有家道中落,李香君也许会听从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嫁给一门当户对的富足人家,衣锦食丰,诗书相伴,相夫教子,从此一了余生。

可惜没有如果,明末清初,江山鼎革,朝代更替之际,她生逢乱世,安稳已成奢望。

花开长败,总为秋风,杨柳飘落,亦为秋阳,乱世之中,在媚香楼里走出一位佳人,

走向秦淮烟柳之中,成为惊艳秦淮河畔的名姬,她的出场,惊艳了时代,惊艳了后世…

02

秦淮河,燕桥南;媚香楼,艳一端

李贞丽身处风月场所,早就过腻了纸醉金迷的生活,偶得一女童照顾,自然悉心呵护,享受一下为人母的滋味。

她把李香君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,事无巨细,皆一一亲手教导。

据《李姬传》云:李姬者名香,母曰贞丽。贞丽有侠气,尝一夜博,输千金立尽。所交结皆当世豪杰,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。

李贞丽和其他见钱眼开的老鸨不一样,她重义气,仗义施财,好气大方,交的朋友都是当地的豪杰。

有次她在聚会上和别人打赌,输了千金,立刻送上赌注,面不改色地继续和别人说说笑笑。

千金可谓是割肉之痛,而她神色如常,落落大方,令人钦佩,成为秦淮河畔一时佳话。

也正因为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,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李香君耳濡目染,自然沾染几分豪气。

李贞丽膝下无女,自然把李香君当是花魁栽培,于是让她从百般技艺中挑一样作为日后的傍身绝技。

李香君在众多乐器中,独独挑中了琵琶。

李贞丽好奇,为什么就要琵琶。

年纪小小的李香君却说,琵琶有情,似有人魄,非旁人能比。

既如此,李贞丽不惜花重金,为李香君请来玉茗堂的周如松。

周如松何许人也?

他与李贞丽是多年的好友,琴艺十分了得,听闻李贞丽提及要传授给香君琵琶以备日后傍身,自是更无二言,毫无保留,悉心传授。

最重要的,他传给了李香君琵琶曲里面周家杜传的玉茗堂四梦。

何谓玉茗堂四传奇?《还魂记》《紫钗记》《南柯记》《邯郸记》是也。

李香君自小就被授以琴棋书画,诗经女训,基础底子不错,一经教坊栽培,艺家诸艺,音律诗词、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。

时光无声无色,李香君转眼便15岁了。

彼时的她,以一曲《琵琶记》名震秦淮,夺得花魁,跻身进秦淮八艳之一。

彼时的她,不仅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,还是媚香楼楼主,除了弹琵琶,她还有一个更为拿手的绝艺——作画,尤爱画桃花,皆称秣陵教坊画桃花第一。

彼时的她,出入皆有两个侍奉的使唤丫头,从不轻易出来接待客人,要接,便接青楼最重要显贵的客人。

彼时的她,惹得王孙贵介,愿意为她一掷千金,只为看她一眼;引得才子俊杰,争相为她作词写诗,只为博她一笑。

北燕南飞,东阳西下,曾经佳人,落为花首。

正如《桃花扇》中写及李香君出场时那般,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;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。

才女本应是佳人,辗转命运立为魁。

03

才子慕色,佳人不迎

时已是明朝末年,内有阉党当道,民不聊生;外有女真进犯,劫掠无数。

大明王朝像所有的末年王朝一样朝政动荡,穷途末路。

李贞丽和复社成员陈贞慧交好,平时聚会少不了带上李香君见识世面。

香君内心十分敬佩这些忠君爱国的文人雅士,自然就瞧不起那些卖辱求荣的乱臣贼子,譬如田仰。

田仰,浙江温处道佥事,出身贫寒,经奸相马士英提拔,屡受皇恩,官运亨通,相中了李香君。

大部分青楼女子都渴望洗尽铅华,摆脱贱籍,觅得良人,从此闭门,相夫教子。

田仰以为,李香君便是其一。

于是,他想效仿钱谦益光明正大娶柳如是一般,十里红妆,吹吹打打明媒正娶李香君进门。

才子慕色,可惜才女不贪荣华,不求富贵,拒不相嫁。

在此前,田仰和她品酒论茶,吟诗作画,在她弹唱琵琶时,于妙处点评三两佳句,自是博得美人芳心。

可是一打探李香君才发现,倾慕之人竟是奸党中人,便是宁死,也不愿意托付终身。

青楼女子最忌便是动心,委身于乱臣贼子,无异于一女事二夫之耻辱。

残香犹暖绣熏笼,蕙心无处与人同,李香君义正辞严地拒绝了。

可惜那个时候的她不知道,这一次倔强拒绝的后果,差点就让她命丧黄泉。

04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
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

残月未收,朝霞亦隐,李香君辗转反侧,思及前路,一片迷茫,身在青楼,女子何家?国家遭难,女子何为?

试问前路何处去,秋风吹荡佳人心。

她最近的闷闷不乐,复社社员杨龙友看在眼里,寻思着介绍个青年才俊给她,一起谈诗论艺,开拓胸怀。

恰逢杨龙友有一个好友,正在南京,准备参加会试,名叫侯方域,复社领袖,明末四公子之一。

侯方域,字朝宗,归德府人,祖父侯执蒲曾做过太常卿,父亲乃是当朝户部尚书,正所谓,少年得意,正当其时。

听闻杨龙友提及,南京秦淮河畔,媚香楼花魁,傲视群雄,许多当世豪杰,亦未能见一面。

倘若杨龙友没牵线,倘若侯方域没好奇,也就没有几十年后孔尚任创作出凄美感人的《桃花扇》。

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小人物的爱情注定从一开始,便是悲剧。

一天,复社成员又聚集在一起煮茗看花,他们时而抨击阉党摄政,误国误民,时而谈论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如何曲线救国。

杨龙友适时提议,如此雅集,又怎能无酒,便让今日的正主香扇坠出来与大家相见,奉酒作陪如何?

《桃花扇》描写李香君的出场便是:南国佳人佩,休教袖里藏。随郎团扇影,摇动一身香。

酒足饭饱后,侯方域有了想和李香君深交的意思,而李香君亦赏识此人,于是请他到房内一聚。

房里有一副画,瞬间吸引了侯方域的注意。

这幅画画的是一泓清泠的寒江之上,雾气漫漫,一叶孤舟漂荡在江上,孤峰秃树,天水两茫茫,意向颇为深远,画中之意却颇有些寂寥孤独。

画中还有一首诗:瑟瑟西风净远天,江山如画镜中悬。不知何处烟波叟,日出呼儿泛钓船。——《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》。

侯方域不禁感叹妙哉妙哉,知道这是香君杰作,不禁又提升了几分好感。

在李香君的示意下,他不禁提笔在画上也提了一首诗:绰约小天仙,生来十六年;玉山半峰雪,瑶池一枝莲。晚院香留客,春宵月伴眠;临行娇无语,阿母在旁边。

自那以后,侯方域天天跑来媚香楼找香君作陪,时而吟诗作对,时而填词作曲,时而吹笛弹琴,时而谈经论道,好不快哉。

暖翠楼前,粉黛浓香;六朝风致,犹说平康,南国佳人,北国才子,两心相许。

05

重金不受,埋下祸根

杨龙友见两人如此合拍,便偷偷拉侯方域到一旁说,你赶紧替香君梳拢罢,免得其他人先抢了去。

侯方域面露难色,小弟已把家里盘缠用完,如今囊中羞涩啊。

杨龙友一听,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着说,没事没事,你兄弟我有钱,我帮你搞定。

梳拢本意是指歌姬第一次接客伴宿,青楼中处女只梳辫,接客后梳髻,称“梳拢”。

后来逐渐发展为,客人只要看中了某一个歌姬,花重金包下她,她便不用再出去接客,只需要伺候好一位客人便好了。

杨龙友帮侯方域送来了三百两,在众多文人雅士和当时豪杰的见证下,举办了一场梳拢宴。

这是一场特殊的“婚礼”,没有高堂的祝福,没有敲锣打鼓地迎娶,但是却得到全世界的见证,复社成员还尊称李香君为“社嫂”。

侯方域拿出来世代相传的宝物——一个配有琥珀吊坠,象牙白骨的檀香玉扇,送给李香君作定情信物。

并当场作诗一首,“夹到朱楼一径斜,王孙初御富平车。青溪尽是辛夷树,不及东风桃李花。”

此时喜结连理的她们,正醉心于闺房之乐,不知正是风雨欲来时。

很快,李香君发现了不对劲之处,杨龙友如今不过是一介草民,出自平常百姓家,后来也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,这突如其来的阔绰,银两从何而来?

一打探之下,才发现原来这笔巨资,是出自奸党阮大铖之手。

阮大铖,明神宗时期的进士,为官多年,狡猾诡诈,十恶不赦,与宦官魏忠贤苟且合污,丧尽天良。

明思宗崇祯年间,魏忠贤被灭九族,阮大铖也被贬为庶民,还乡思过。

复社成员看不惯阮大铖的所作所为,陈贞慧等人发表文章直接披露他的恶行,大肆抨击他的为人,引来复社成员共鸣,骂声一片。

复社相当于当时的主流媒体,阮大铖失势,便想拢络人心,扭转复社人员对他的看法。

阮大铖选中了复社意见领袖侯方域,才有了杨龙友送钱一举。

知道真相的侯方域,沉默良久,进一步,便是与奸党为友,退一步,便是背负山盟。

岂料,李香君却是果断,“公子之意,不过因他助我妆奁,便要徇私忘公,哪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,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。脱裙衫,穷不防;布荆人,名自香。”

话毕,便把头上的金钗摘下来,换上了布衣罗衫。

不仅如此,还自己典当所有首饰,又有楼里的姐妹们凑钱,一并把梳拢巨资还回给阮大铖。

宁可食无肉,穿布衣,也绝不步入奸党,不同流合污。

多少英雄为红颜,多少志士失理智?

好在红颜非祸水,一语惊醒梦中人,扶君走正路,不为金银不为利,只为不留骂名在人间。

这笔钱被退还,阮大铖颜面扫地,被他视为奇耻大辱。

拒受重金,早就埋下了祸根,可侯方域和李香君还全然不知,依然美滋滋地过两人的小日子。

06

深陷泥潭,夜投史公

官逼民反,民不得不反,崇祯三年,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,聚众起义,后来,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。

崇祯九年,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,李自成被推为闯王,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,建立了大顺政权,改年号为永昌。

崇祯十七年,李自成带兵攻占了北京,崇祯帝上吊自杀。

同年,朱由崧(弘光帝)被四镇拥立于南京,改元“弘光”,建立弘光政权,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,任用奸臣。

马士英被赋予了多种大臣的名号,“东阁大学士”、“兵部尚书”、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”,此时的马士英,早已掌控了朝中重权。

马士英上任之后,还不忘处处提携阮大铖。

阮大铖再次处于朝政中心,第一件事便是打击复社成员,陈贞慧、吴应箕等人先后被打入大牢,终身囚禁。

当然,侯方域,才是阮大铖砧板上最后的一条鱼,要慢慢切,刀刀入肉,才能报复当日的耻辱。

宁南伯左良玉的军队一直在辽东与清军抗衡,他想将大军移至南京,利于养兵,维护实力。

但是南京守备熊明遇慌得不行,如果左良玉过来,很有可能会自立门户。

杨龙友这个坑队友的货,突然想到侯方域的父亲是左良玉的老师,于是让侯方域写信给他,叫他别来南京。

侯方域也傻乎乎地写了,但是信却被阮大铖截胡了。

还被阮大铖陷害说,这是通敌卖国的证据,侯方域里应外合企图谋反。

侯方域知道事情不妙,却踌躇不肯逃,毕竟李香君是楼主,她不能走。

此时李香君适时提点,男子汉志在四方,不要为了儿女私情而彷徨了选择,放弃了生命。

侯方域连夜离开了,和冒辟疆一样,选择投奔在扬州的史可法。

他是忠贞大臣,誓死守护扬州,引得一批爱国人士纷纷跟随。

侯方域被迫离开,逃过一劫,殊不知,伺候阮大铖把对他的憎恨,报复在了李香君身上。

07

血溅桃花扇,痴心为谁守?

李香君自侯方域离开后,便洗尽铅华,闭门谢客,一心等侯方域回来。

南京自古繁华,秦淮亦是多情,香氛葱葱,招多少登徒浪子醉生梦死,温柔曼洒,引无数布衣紫袍一掷千金。

此前求娶她未成的田仰依然未死心,如今他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,一心想与李香君再续前缘。

他不嫌弃她的出身,不介意她的过去,还愿意出重金明媒正娶,可惜李香君再次拒绝。

现在不是田仰嫌弃她深陷红尘,而是李香君嫌弃他和阉党狼狈为奸,不忠不义。

田仰心有不忿,被一个青楼女子嫌弃,这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羞辱。

阮大铖得知,怒骂他不争气,“你如今是堂堂高官,还降服不了一个青楼女人?”

于是,在阮大铖的怂恿下,田仰不管李香君同不同意,径直派娶亲的队伍来媚香楼迎娶。

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,媚香楼上的李香君,始终不肯画红妆,穿嫁衣。

阮大铖美其名曰是来替田仰娶亲,实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亲。

李香君知道这回躲不过,借口回房换嫁衣,却直奔房间的石柱冲去,头上的鲜血溅了满地,也溢红了桃花扇。

娶亲的人马见状慌乱而逃,阮大铖也悄悄离去,李香君以死示清白,血溅桃花扇的举动却闻名天下。

然而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阮大铖岂能如此轻易放过她?

彼时的弘光帝无心朝政,酒肉穿肠过,国业心中留,只沉迷酒色。

阮大铖惯会见风使舵,于是托其所好,到处征集有姿色的民女,还自编《燕子笺》排练。

《燕子笺》的内容诉说的主要是唐代士人霍都梁与名妓华兴云、尚书千金郦飞云的爱恨缠绵,还是阮大铖的代表作。

阮大铖在弘光帝面前极力推崇李香君,她是青楼歌妓,排练此剧,再合适不过了。

于是一纸诏书,直奔媚香楼,不由分说地强行诏她入宫。

在皇宫里,她日夜被迫唱着那首《燕子笺》,对她来说,就是最大讽刺!

可惜,她只能吐下委屈,拼命卖笑。

面对阮大铖可以以死相逼,面对皇帝,反抗则会诛九族,她不敢拿整个媚香楼去赌。

08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

弘光帝昏庸无能,似乎预示到大势已去,只想抓住最后的机会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

在内,政事把控在马士英、阮大铖等人手中,对外,镇守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、高杰、刘良佐、黄得功在大敌当前之时,互相争权夺利。

当时江南有句民谣说:"职方贱如狗,都督满街走;相公只爱钱,皇帝但吃酒"。

可想而知,偌大的内乱,面临清军来袭,史可法对抗得有多吃力。

顺治二年()年,弘光元年)四月十八日,清军包围扬州,史可法困守孤城,誓死不降。

最后,清军以大炮轰塌城墙西北角,攻破扬州。

清兵大肆屠杀居民十天,死难者超过80万,史称“扬州十日”,史可法战败被俘,不屈牺牲。

清军逼近南京,赵之龙、钱谦益跪地献城,南京沦陷。弘光帝被俘虏,次年凌迟处死。

阮大铖为何至国家兴亡于不顾?

因为对他来说,没有皇帝,只有利益。所以他能迅速降清。

趁着兵荒马乱之际,李香君从皇宫逃了出来,可是媚香楼却早被大火摧毁,只剩下灰烬。

她只能跟着师傅苏昆生,和姐妹卞玉京一起逃到苏州避难,隐于世。

在国家兴亡面前,小人物的爱情,不堪一击。

盛世,谈风花雪月,是浪漫。

乱世,谈情说爱,是奢侈。

10

朝朝暮暮盼君归,身处陋室事事难

一声梧叶,一声秋;一点芭蕉,一点愁,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下,李香君染了肺痨。

所幸的是,上天怜她悲苦,于是没多久便派侯方域回到她身边。

经过辗转打探,侯方域找来了,把她带回来了商丘老家。

当年的梳拢宴轰轰烈烈传到家里,早就被家里长辈痛斥,如今带歌姬回家,定时被赶。

于是侯方域隐瞒李香君的身份,让她以吴氏女子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。

在侯家,是她生命岁月里最温暖的几年,平安喜乐事事顺。

朝起,可以看到枕边人的睡颜,为他穿衣戴冠,一起看清晨大雾,采松间雨露,煮茗烹茶。

午后,可以和原配夫人常氏在后厨捣鼓糕点,所有能采集到的花朵都成了她们手里的宴上宾。

傍晚,可以和侯家二老松树下乘凉,看孩子们在院子里打闹,观天上云卷云舒,看后庭花开花落。

当爱情有了藏身之地,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和安逸,她不知道,她幸福的日子就走到结尾。

这几年的安逸,似乎像恩赐一般,随着真实身份被公开,所有的幸福就烟消云散。

顺治八年,天下大势已定,侯方域空有一身抱负,却不得施展,且有一大家子得照顾,淡泊余生不是他的追求。

于是他不顾背上骂名,去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。

复社的成员中,有人一生不仕清,譬如董小宛的佳偶冒辟疆;有人跳河殉国,譬如柳如是的初恋陈子龙;有人不甘现状,比如侯方域。

随着侯方域露出水面,身后的李香君自然也被人揭了底细,侯家知道后,瞬间把她赶出家门。

而此时的侯方域,正因没有高中,而惆怅不已,他不能入清当官,还得背负一片骂名,跑去了江南赏风景,家里的事自然不清楚。

此时的李香君已身怀有孕,候父大发慈悲,把她赶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——打鸡园。

那个时代很重名声,更重身份门面,你看同一家里嫡庶差别有多大,更何况,歌姬的身份是贱民。

在打鸡园的生活,没有人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dghm.com/zcmbhl/12888.html